春寒料峭时候的外出和蜗居

Posted by 李一桃🍑 on Thu, Apr 17, 2025
<本文总计 2.23k 字, 阅读约需要 5 分钟>

虽然前几日才下了雪,但是已经四月,我只能自主宣布春天来了。最近又喝起了梨山茶,是乌龙的一种。喝下之后暖人心肺,身体也可以松弛下来,就像蜷曲的茶叶在滚水中缓缓舒展开来一般。

北上之后我的冬春生活主旨就变成了争取在每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出门,在每一个阴郁灰暗的日子宅家。不知道是地理环境还是年龄的变化,记得小时候总喜欢拉着窗帘觉得阳光刺眼,现在只要是晴天就席地而坐在窗边晒日光浴。

圣帕特里克节的芝加哥

朋友周中在芝加哥参加婚礼,周末约了见面,正好赶上了 St. Patrick’s Day 的庆祝活动。

一大早街上全是人,所有人都一身绿,在大风中散发着青春和酒气洋洋的欢乐氛围。去河边看了大名鼎鼎的染色活动,确实很绿,是让人看了一眼就忘不了的荧光绿。河里有人划艇也有大一点儿游船,船上有穿着绿色格子裙演奏着爱尔兰民族音乐的乐队。

中午在千禧公园附近的名轩吃了早茶,食物中规中矩,饭店装修得倒是不错。走进之后,顶上吊着一溜暖黄色的玻璃花盘,煞是雅致。坐在了最里面的雅座,靠着窗,可以看见狗子们在狗公园玩耍。

吃完饭本打算穿过千禧公园一路向南走去水族馆,没想到因为节日游行公园北侧封了起来。好在市政实相,把公园西侧的大马路开放给了行人。走着走着正巧看到了游行队伍,有各个工会和公司向人群仍赠品,也有高中生的仪仗队。在波士顿读书时候,也和朋友去 Southie 看了游行,比游行更好看的是围观的人群。有戴 Leprechaun 帽子的醉汉爬到路灯上,有穿着 Kiss me, I’m Irish 露脐装的洋气女生,有戴着四叶草形状眼镜的青少年在人群中若无其事地跳舞。总之是一个绿色的轻快的当街喝酒也被默许的节日。

水族馆在湖边,密歇根湖真的很美,给人一种大海的错觉。二楼大厅的吊顶和吊灯,印着海洋生物的图案,有些年代感但又很精妙。虽然人类囚禁动物用以观赏让我感觉有点微妙,但不得不说水族馆是我的 guilty pleasure。看水母一张一缩,看花园鳗轻轻摇摆,看海马挂在海藻上,有种在自己的生活之外的异世界感,像是偷来的时间。感觉自己对这个世界知之甚少,但知多知少又有什么关系。

寒冷的晴天不如就去温室散步

从图书馆借到了园艺温室的门票,赞美图书馆。温室有三个馆,每个馆都是透明的半球形,从里从外看,造型都很别致。

走进热带丛林馆,迎面而来的就是那股久违的热浪和湿气。在又干又冷的地域住久了,这股湿热让我想起小时候暴雨前坐在台阶上吃西瓜的辰光,蒲扇放在一边,西瓜汁水粘在脸上流到手腕。里面的造景也高低错落有致,充满了我认识和不认识的草树。头顶有阔叶,身侧有蕨类,流水潺潺。走在丛林之间有一种奇妙的宁静,宁静是我求而时常不得的感受。

自从开始养多肉以来,就对生活在沙漠里的植物充满了兴趣。不是第一次在植物园见到仙人掌长一掌冲天,但每次见到都啧啧称奇。还有看上去毛绒绒摸起来可能扎死人的仙人球和长了一身无比对称的刺的荆棘,说起来有点俗但就是大自然鬼斧神工人类渺小无知。一边可以上天下海,另一边却连树木落叶的完整机制都没有研究明白。

Reel rock 19

岩馆组织活动看 reel rock 19,于是提前一周就订好了票。早上去公司开了一个七点半的会,一整天都在头痛。下班回家之后眯了一会儿,犹豫了一番还是去了。场馆在河边,整个活动弥漫着自由松散的氛围。入场登记时,岩馆工作人员微醺,发了酒券,和大家说说笑笑。活动六点开始,但是老鸟如我七点才到,去吧台点了酒坐下和家属聊聊天,电影才不紧不慢地开始放映。

虽然我做着为五斗米折腰的社畜,但有人在巴塔哥尼亚秃秃的几乎垂直的山峰中野营弹琴看书做爆米花登顶,也挺好。小口啜着酸啤,看着一些自由的灵魂在旷世绝美的地貌中做着又傻又动人心魄的事情,好像又重新拾起了对这个世界的一点点爱。

有一天,和狗在人迹罕见的山谷洞穴里,我攀岩,狗奔跑,做自由的灵魂,想想就很美好。

宅家消遣

为了应对漫长的寒冷阴郁的日子,在家摆了暖黄色的落地灯和台灯,在窗边挂起了一串串的绳灯,开起来有种温馨安逸的氛围。

有时候会在家里烘焙,整个客厅都会暖暖的香香的。在读书会闲聊的时候友邻介绍了 菠菜南瓜奶酪丹波面包 ,就尝试着做了一下。刚出烤箱时候暖烘烘香喷喷的面包真的让人很爱,里面加了孜然,吃起来是很新颖的感觉。家属偶尔会用铸铁锅烤布朗尼,家里充满了浓郁甜蜜而又罪恶的香气,吃到爆浆的巧克力是我最快乐的时刻。

上了 木工 101 之后留下了一些课上玩的半成品,在家附近的五金店买了砂纸,闲时手工打磨。课上用 band saw 给 cheese board 切了一个波浪形的边,侧面在机器上打磨之后有点烧焦发黑,用 80 grid 慢慢磨掉了;切孔时留下的缺口和小木片也磨平了许多。这个 cheese board 反复过了 planer,非常的轻薄,约八分之一英尺厚。再薄的话,多次用水清洗之后木板容易弯曲变形;现在这个厚度,也要在洗完之后注意擦干。用更加细的砂纸打磨之后,只等清理干净木屑然后上油,就可以上桌啦。

阅读和创伤

读书会的另一个友邻推荐了 What My Bones Know,在图书馆借了有声书。前面三分之一非常沉重,有时候睡前听会听着听着心跳加速呼吸变沉睡不着。不过之后的内容非常有力量,作者一路寻求治愈的过程真的让人觉得她很有韧劲和生命力。看她直到成年也反反复复挣扎,最后接受了父母不爱自己的事实,接纳了自己的好情绪和坏情绪,像是陪伴她走过了一场漫天持久的大雨。

很多家庭看上去人模狗样,底下就如张爱玲所说的,爬满了虱子。父母没有办法正视自己的选择,疗愈自己的创伤,于是全都发泄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文化中的家丑不可外扬,心知肚明却不肯承认,在书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就喜欢作者这种“偏不,我偏要说”的样子,喜欢她头上长角身上带刺。一辈子把丑事遮遮掩掩真是没意思。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